在美国妈妈状告幼儿园破坏孩子想象力
时间:2012.3.1 来源:小红帽双语艺术幼儿园
小薇:网络上广为流传一条以宝宝为“第一人称”写的“美国幼儿园家长备忘录”:
1.别溺爱我;
2.别认为向我道歉是没有尊严的事;
3.别让我养成坏习惯;
4.尽量别在人前纠正我的错误;
5.别让我觉得犯了错就是犯了罪;
6.别过度保护我;
7.别太在意我的小病痛;
8.别对我唠叨不休;
9.别轻易对我允诺;
10.别太指望我的诚实。
这十条给美国家长的备忘录和中国家长的“育儿经”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的差异。中外教育各有其优劣,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将国外教育的长处学到手,同时改进我们自己的教育缺陷。
王京倩:在一条谈培养孩子想象力的微博中引用了一篇报道,美国一位妈妈状告幼儿园教会自己3岁女儿26个字母后,孩子再也不能将“O”说成苹果、太阳、足球等,法院最终判决迫使该州修改了教育保护法。德国的幼儿园学什么?去消防队,学如何逃生;去警察局,学辨识坏人; 去商场,学怎么购物。更多学习的是生存的能力。而在中国,家长们感兴趣的是超前学习。幼 儿园入园前的娃娃就认识几百个汉字,认数字,学英文字母。到了幼儿园就要学小学的加减法, 记英文单词短语,背古诗词。孩子们被剥夺了玩耍的时间,其天性得不到发展,思维方式和适 应社会的能力难以得到充分培养。
不少中国的孩子高中毕业后选择申请国外的大学。SAT满分,高中成绩优异的申请者并不一定会 被优秀的美国大学录取。殊不知,优秀美国大学录取更看重申请者的特色和综合能力。
那妮妮:在泰国,小孩一岁多时,妈妈就会教他(她)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和词汇,例如妈妈、 爸爸、爷爷、奶奶、哥哥、姐姐、妹妹、吃饭、睡觉等。到两岁多时就会教他(她)一些更多 的日常用语和较长一点的句子,例如洗澡、梳妆打扮等,并讲一些童话、故事给他(她)听, 让他(她)了解身边的人和物,熟悉周围的环境。到三岁就送到幼儿园学习,差不多六岁读小 学一年级。
文章来源:华西都市报(成都)